流行性感冒如何預防Part1

流感疫苗打了沒?今年好不容易才打完covid-19的疫苗,近期又開始宣導要打流感疫苗了。

台灣這六年來不斷在宣導流感疫苗的重要性,還好台灣民眾對疫苗注射的接受度普遍都蠻高的。這兩年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心冠肺炎的致死率,殊不知其實全球因流感死亡的比例也相當高!據過去統計每年的流感季都會造成約300萬至500萬件重病案例,其中有約25萬至50萬名患者死亡。

 

流行性感冒為一種由流感病毒造成的傳染性疾病。特點是感染性強、傳播速度快、起病急。流感的症狀可輕可重,最常見者為高燒、流鼻水、喉嚨痛、肌肉痠痛、頭痛、咳嗽和疲倦感。患者通常在接觸病毒2天後發病,症狀大多在一週內會解除,但咳嗽可能持續超過兩週。流感可能的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肺炎、繼發細菌性肺炎、鼻竇感染以及造成其他疾病惡化,如:氣喘或心臟衰竭…等。

 

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有A型、B型、C型三種。病毒通常經由咳嗽、打噴嚏和說話產生的飛沫傳播,近距離的接觸時尤其容易發生。此外,病毒也可藉由接觸到受染污的物體表面、再碰觸口或眼睛後傳播。受感染的患者無論在發病前後均可能具有傳染性。喉嚨、痰液或鼻黏膜等檢體的病毒測試則可作為確診的依據。

 

中醫學認為流感屬於「時疫」、「風溫」、「時行感冒」範疇,是由疫氣侵犯人體而致病。疫氣是指因外界天氣反常而產生,如巢元方有言「春時應暖而反寒,夏時應熱而反冷,秋時應涼而反熱,冬時應寒而反溫」,總言之「非其時而有其氣」,使疫氣侵犯人體而致病。不論是流感或一般感冒,其實平時就應採中醫學「治未病」理論的「未病先防」方法來避免或減輕流行性感冒的傳染和爆發。

一、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

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,盡量不到人多擁擠、空氣不流通的場所,就可減少接觸到出現流行性感冒樣症狀的患者。不論是否在疫情時期,戴上口罩都能先達到第一步的防禦措施。每天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

 

二、正氣存內,邪不可乾

提倡「養內避外」。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,應重視體質調理的必要性。《醫門棒喝·六氣陰陽論》云:「邪之陰陽,隨人身之陰陽而變也。」流行性感冒病毒作為外邪是發病的重要條件,屬於外因;體質因素是流行性感冒發病的內因,決定發病傾向和疾病轉歸,體質因素可影響病機,病情可隨體質的不同而變化。因此,調理偏頗體質是增強正氣的重要方法。

 

建議豐富飲食的種類,形成多樣化的飲食習慣,多吃五穀雜糧、蔬菜瓜果、補充優質蛋白,少食過於油膩及辛辣之物。可選擇具有健脾、滋腎作用的飲食,如:小麥、黃豆、山藥、豆腐、木耳、蘋果…等。

1.氣虛體質建議

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,如:小米、黃米、大麥、白扁豆、土豆、山藥、胡蘿蔔、菌類、鯽魚、人參…等。

 

2.陽虛體質建議

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,如:牛肉、羊肉、蔥、姜、蒜、花椒、鱔魚、韭菜、胡椒…等,少食生冷寒涼食物,如:黃瓜、藕、西瓜…等。

 

3.陰虛體質建議

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,如:黑豆、黑芝麻、鴨肉、百合、燕窩、銀耳、木耳、麻油、番茄、葡萄、柑橘、荸薺、蘋果、桑葚、柿子、甘蔗…等,少吃羊肉、辣椒等性溫燥烈之品。

 

4.痰濕體質建議

以清淡為原則,多吃具有健脾、化痰、祛濕功用的食物,如:薏米、菌類、紫菜、竹筍、冬瓜、蘿蔔、橘子…等,少吃肥肉、甜及油膩的食物。

 

5.濕熱體質建議

多吃甘寒、甘平、清利濕熱的食物,如:薏苡仁、蓮子、茯苓、紅小豆、綠豆、冬瓜、絲瓜、葫蘆、苦瓜、黃瓜、西瓜、白菜、芹菜…等,少吃辛溫助熱食品,如:羊肉、香菜、辣椒、花椒、酒、胡椒…等辛甘滋膩之品及火鍋、烹炸、燒烤…等。

 

6.血瘀體質建議

多吃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,如:黑豆、黃豆、香菇、茄子、海藻、海帶、紫菜、蘿蔔、山楂、醋、玫瑰花、紅糖…等具有活血、散結、行氣、疏肝解鬱作用的食物。

 

7.氣鬱體質建議

多吃小麥、高粱、蔥、蒜、蘿蔔、洋蔥、苦瓜、黃花菜、海帶、海藻、玫瑰花…等行氣、解鬱、消食之品。

 

  

文/謝佩倫 養生顧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