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樂活講堂0118】
秋天漸漸離開,慢慢地開始進入了冬天的時節,今年的國曆11月7日,便是二十四節氣裡的「立冬」。在古代社會中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與立冬,合稱四立,是重要的節日,古人有云: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。」說的是在冬天人體的新陳代謝較低落,免疫力也隨之下降,因此這時應當好好調養生息,固守精氣,做好保暖,緩解寒冷對身體的侵襲,才能減低來春生病的機率。
古代民間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。以前的人們,因為物資缺乏,久久才能吃到一次肉,為了慰勞自己一年來工作的辛勞,以及補充體力上的耗損,再加上冬天天氣寒冷,所以有立冬有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。一方面可以補充所需的營養、增強體力,另一方面也可以補充元氣,讓身體可以抵禦冬天嚴寒的氣候。
現代人的生活飲食習慣與過往迥然不同,人們餐餐高油、高脂,反而容易造成營養過剩,甚至血脂過高等疾病,因此在現代的這個時候,並非人人都該進補,大多數的人在立冬進補上反而要稍做調整,注意均衡飲食的補充。
除了一般傳統的雞、鴨、肉類等蛋白質食品外,也可搭配適合冬季進補的蔬果及全穀類,其中所含的抗氧化成分及豐富纖維質,不僅健康養生,又不會讓身體有過多負擔。除此之外,補品中的油脂也可用堅果取代,更可利用中藥材,如:當歸、紅棗等入菜,既增加風味,又可減少加工調味料的使用。一般市售的營養補充品,如:雞精、人蔘、燕窩…等,也是個方便的選擇。
此外,對於一些慢性疾病患者,在補品的選擇上,則需十分注意,以免因攝取過多蛋白質、膽固醇及普林,造成疾病惡化。建議烹調前應先將肉類去皮及將湯內浮油撈起,減少脂肪攝取。對於腎臟及痛風患者,不宜喝補湯,以免造成痛風加重及腎臟負擔,糖尿病患者則需注意熱量及份量。
營養師小提醒:進補需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,不是一昧的大吃大喝。如有需要,應先詢問醫師或營養師,以免補過頭,造成營養過剩,增加身體負擔,反而得不償失唷!
參考資料:
華人健康網
四時養生保健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