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上篇三伏天之養生之道~
3.防濕邪
悶熱潮濕的三伏天,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。要格外注意飲食,既要清淡易消化,又要營養均衡,不宜過分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,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,例如用紅豆、綠豆、白扁豆、薏仁、蓮子、荷葉煮粥,藿香、佩蘭、蒼朮泡茶,生薑切片煮水,都有祛濕之效。對付暑濕,可以按足三里、陰陵泉、承山、豐隆穴,有助於運化水濕。睡前用溫水泡腳祛濕,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,還能提高睡眠品質。
4.防心累
由於暑熱最易傷心,暑耗氣,熱傷津,心臟氣陰不足,容易導致心煩不寧,坐臥不安,思緒雜亂,身心疲倦等情況。研究也指出,當氣溫超過35℃、日照超過12小時、濕度高於80%的時候,人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,人也容易心煩意亂,而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會比年輕人更高。緩解煩躁心情可以採用靜坐的方式,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動作,不但能迅速達到心氣平和,還能夠活血通絡。閉目靜坐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。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,雙目和口微閉,調勻呼吸,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嚥,可連續吞嚥3次,然後上下牙叩動10~15次,可起到養心安神、固齒健脾的效果。
5.晚睡早起
晚睡並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,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,睡眠時間不要超過12點。中醫認為「春生夏長」,到了夏天,人體陽氣處於旺盛狀態,如果經常睡懶覺,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規律,不僅得不到休息,反而覺得更疲乏。所以,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。午睡片刻有利於氣血平衡,能補充體力,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。
6.適當的運動
夏日炎熱,蚊蟲孜生、傳染病高發,又稱「百毒之月」。又濕熱天氣使人精神倦怠,全身乏力,抵抗力容易下降。因此,預防傳染病除了清潔衛生,本身還要注意增強體質,適當運動還能散發體內濕氣。但不建議劇烈運動,劇烈運動後反而加重身體疲憊。
以下介紹兩道祛濕補氣湯~
1.雲苓白朮鯽魚湯
材料:
雲苓50克,白朮15克,鯽魚1條,陳皮5克。
做法:
將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鍋內燉煮一小時,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
雲苓,即茯苓,性平、味甘、淡,入心、脾、腎經,能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。
白朮,性溫、味苦、甘,入脾、胃經,具有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止汗,安胎的功效。
本道湯品具有健脾、益氣、祛濕三大功效。
2.蘿蔔蓮子豬舌湯
材料:
蘿蔔一條、蓮子50克、芡實25克、蜜棗3枚、豬舌半斤、豬骨一斤。
做法:
1.將蘿蔔切塊,備用。
2.將蓮子、芡實、蜜棗都去核洗乾淨,浸泡一下,備用。
3.將豬舌刮洗乾淨切成大塊,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,去掉血水。
4.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鍋內燉煮2小時,起鍋時放適量食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
蘿蔔性涼味辛甘,能消積滯、化痰熱,下氣。
蓮子性平味澀,能健脾胃、養心神。
芡實性平味甘淡,能補脾止瀉。
蜜棗性平味甘,具益氣生津、滋潤肺胃的作用。
豬舌可以補益氣血、滋補強壯。豬骨則可以強筋壯骨,補血生髓。這兩者合二為一,可以寬中下氣,除寒祛濕困。
.
.
文/謝佩倫 養生顧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