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降低痛風發生的機率(中)

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痛風發生的機率呢?
1.飲食不當: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(如動物內臟、海鮮、濃肉湯等)、酒精、含糖量高的食物及飲料、長期外食、暴飲暴食等。
.
2.缺乏運動:久坐不動,體能下降,會導致代謝減慢,影響尿酸排泄。
.
3.肥胖:肥胖族群容易出現代謝紊亂,導致尿酸濃度升高。
.
4.壓力過大: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影響身體代謝,增加尿酸生成。
.
5.熬夜與宵夜:長期熬夜及睡前高油脂宵夜。
.
6.忽視健康檢查:從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,等到發病到受不了到才願意就醫。
.
.
已有痛風經驗或是常常發作的人,也應該要檢視自己是否有常吃或偏好以下這些食物?
1.紅肉:如牛肉、羊肉和豬肉富含嘌呤,嘌呤在體內會被分解成尿酸。高尿酸是痛風發作的主要原因。長期攝入大量紅肉可能會導致尿酸積累,從而加重痛風症狀。
.
2.內臟類食物:如肝臟、腎臟和心臟含有高量的嘌呤。它們不僅會增加體內尿酸濃度,還可能引發或加重痛風。
.
3.海鮮:雖然海鮮如蝦、蟹、貝類和魚類富含蛋白質,但其嘌呤含量也很高。
魷魚、魚卵、小魚乾、蝦類、貝殼類(蛤蜊、牡蠣等)嘌呤含量較高,痛風患者應該避免進食。
.
4.酒精:酒精尤其是啤酒,會導致體內尿酸濃度升高。啤酒中的酵母和酒精本身都可能促進尿酸的生成,進而觸發痛風發作。盡量避免飲用酒精類飲料,尤其是在痛風發作期間。
.
5.高糖食物:例如含糖飲料和甜點,會影響尿酸的代謝。糖分的增加會導致肥胖,而肥胖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。
.
6.加工食品:加工食品如香腸、泡麵、微波即食食品等,通常含有高量的鹽分和人工添加劑。這些食品可能不僅導致體內尿酸濃度上升,還可能導致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。
.
7.富含高脂肪的食物:高脂肪食物如肥肉、雞皮、油炸食品、和脂肪含量高的乳製品等,可能干擾尿酸的代謝並導致尿酸積累。盡量選擇低脂肪食物可以幫助控制痛風症狀。
.
8.豆類:雖然豆類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,但一些豆類如黃豆、黑豆和紅豆含有較高的嘌呤,過量食用也可能會導致尿酸濃度升高。
.
9.濃茶和咖啡:也有研究顯示,濃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化學成分可能對尿酸產生負面影響,建議不要過量飲用。
.
10.糖分過高的食物:含糖量高的食品如糖果、巧克力和甜點,不僅會增加體重,過量攝入這些食物可能導致痛風的惡化。
.
.
文/謝佩倫 養生顧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