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如何治療消化不良Part1

posted in: 文章, 樂活講堂, 養生專欄 | 0

【樂活講堂0063】

過了一個年節,再加上最近冷氣團一波波來襲,想必大家趁著年節吃遍山珍海味外,一定也趁著冬季,瘋狂的進補,一段時間沒有忌口的大吃大喝,總有些人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出現。消化不良是指所有胃部不適的總稱,是臨床常見的病症,可見於各年齡層。其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悶、食慾不振、飲食停滯、食後脹甚、噯氣反酸、惡心嘔吐,腹脹腹瀉、甚至出現厭食、乏力、消瘦等症狀。

 

西醫來說消化不良可以是急性的,也可以是慢性持續的。急性的消化不良可以由進食過飽、飲酒過量、經常服用止痛藥如阿司匹林等引起。在精神緊張時進食,或進食不習慣的飲食也會引起。慢性持續性的消化不良可以是神經性的,即精神因素引起的,也可以是某些器質性疾病如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慢性肝炎等消耗性疾病引起,膽囊摘除後的患者因缺少膽汁而無法分解脂肪,也會經常發生消化不良。

 

中醫稱消化不良為「積滯」或「食積」。引起的原因很多,有實證,有虛證,還有虛實夾雜。明《壽世保元》「萬物滋生,人之一元,三焦之氣,五臟六腑之脈,統宗於胃,故人以胃氣為本也。凡善調脾胃者,當惜其氣,氣健則升降不失其度,氣弱則稽滯矣」。意即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是「胃氣失調」。因此恢復胃的消化不良功能,就要通過行氣、順氣、理氣,來調理胃氣,解決胃動力障礙,消除消化不良症狀。

 

1.飲食停滯型

這是最常見的症型。現在生活水準提高,各式各樣的餐廳及隨處可得的美食資訊,導致大家往往易暴飲暴食,嗜食肥甘厚膩,因而損傷脾胃,中焦氣機阻塞。症狀如:脘腹脹滿,噯腐吞酸、納呆惡心,或嘔吐不消化食物,舌苔厚膩,脈滑。

治療藥方:加味保和丸。健胃消食,用於飲食積滯的消化不良。

針灸按摩:足三里、中脘、內關、胃兪、脾兪,以和胃理氣止痛、助消化。

 

2.脾虛痰濕型

素體脾胃虛弱,或由於各種原因日久損傷脾胃致脾胃虛弱,納運無力,痰濕滯留中焦,脾氣不升,胃氣不降,氣機逆亂。《內外傷辨惑論》「苟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則脾胃乃傷;喜、怒、憂、恐、勞役過度,而損耗元氣。」或年老體弱,臟氣虛衰,或慢性疾患,消耗脾氣,均可導致脾氣不足證。

症狀如:胃脘痞滿、餐後早飽、噯氣、不思飲食、口淡無味、四肢乏力沈重、舌苔白膩、脈沈濡緩。

治療藥方:香砂六君子丸、參苓白朮散。可健脾益氣、和胃化濕。

針灸按摩:中脘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、關元、建里。

 

3.肝氣犯胃型

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,工作與學習壓力大,容易精神緊張,情志抑鬱,導致肝氣郁結,橫逆犯胃,脾胃受傷,受納和運化水谷功能障礙,使胃腸功能紊亂。症狀如:胃脘脹、胸脘痞滿、納呆噯氣、喜嘆息、煩躁易怒、或焦慮不寐、舌苔薄白、脈弦。

治療藥方:柴胡疏肝散、四逆散。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。針對情志不暢、 肝氣郁滯之人。

針灸按摩: 肝俞、梁丘、陽陵泉、太衝。

 

  1. 寒熱互結、氣不升降型

本證多由治療不當,或延誤治療,導致正傷邪陷,使脾胃受損,寒熱錯雜於中焦,使脾胃升降失調,氣機痞塞而成。其病位在脾胃,卻往往涉及大腸、小腸。症狀如:胃脘脹痛灼熱、吞酸、噯氣、嘔吐、大便秘結口苦、腸鳴洩瀉、舌苔薄黃而膩、脈弦數。

治療藥方:半夏瀉心湯。用於和胃、降逆、消痞。

針灸按摩:足三里、中脘、內關、曲池、陰陵泉。

 

 

文/謝佩倫 養生顧問